此外,USB 3.2也保持 USB 一貫的向下相容性,能相容於較舊版本的規範,無論是將 USB 3.2裝置插入舊的裝置,還是將舊裝置插入 USB 3.2連接埠,雖然無法享受到完整的高速傳輸,但仍會以較低的速度正常運作。而隨著新一代 USB 3.2的發布,USB 版本數量也更多,消費者在還未完全理解 USB 3.1的特色時,就要開始準備面對新的版本,這裡就來跟大家說明 USB 3.2的特色,以及歷來版本的簡介,並分析 USB 3.2當前面臨的潛在挑戰。
USB版本的差異性
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是連接電腦系統和外部裝置的一種標準,其開發理念是希望能給使用者較友善的外部裝置連接方式,提供隨插即用的功能。USB 自首度推出以來,除了有許多版本外,也因連接頭結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連接頭種類,這裡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 USB 各版本和不同接頭間的差異。
不同版本的介紹
第一代 USB 1.0推出時間為1996年,理論上的傳輸速度是1.5Mbps,主要用途在於取代老式電腦連接埠,提高便利性,因此傳輸速度還不是重點。兩年後,由於 USB 逐漸普及,出現了 USB 1.1,傳輸速度這時候大幅提升到12Mbps。到了2000年,USB 這時候已經成為筆電的主要外部裝置連接埠,因此速度再往上增加到480Mbps,相較於前一版本成長約40倍。2008年,USB 3.0的出現帶來5Gbps 的傳輸速率,這時候已經能流暢的進行文件、音樂、影像等較大檔案的傳輸,後來再推出的 USB 3.1速度更是來到10Gbps,相較於 USB 3.0成長了兩倍。而最新的 USB 3.2則是預計能帶來理想傳輸速度20Gbps 的高速傳輸,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不同的接頭規格
根據連接線的接頭結構不同,USB 1.0和 USB 2.0的接頭又分為 Type-A、Type-B、 Mini-A、Mini-B、Micro-A 和 Micro-B 六種,而 USB 3.0則分成 Type-A、Type-B、以及 Micro-B。各形態間最大差異在於接頭大小,不同大小可適用不同厚度的裝置,如一般電腦和常見的 USB 裝置是採用 Type-A 的標準版,而許多智慧手機則是採用 Micro USB 版本。隨著USB 3.1的發布,新的 Type-C 接頭隨之出現,其優點在於正反兩面皆可插入連接埠口讀取檔案,另一個優勢就是它的體積小、厚度薄,最新推出的 USB 3.2也將繼續沿用 Type-C。
▲ USB 連接埠取代了老式的 PS/2連接埠,並且逐漸在電腦上普及。
▲ 目前一般電腦和筆電普遍採用的 USB 連接埠都是 Type A 標準型態。
▲ 資料來自Wiki。
USB 3.2特色介紹
最新的 USB 3.2在今年九月底時正式發布,USB-IF 的期望是能夠整合前幾個 USB 版本對消費者造成的困擾,在最少變動的前提下,達到提升傳輸效能的目的,並於此建立統一的規格。
傳輸速度突破20Gbps
USB 3.2最大的特色在於將傳輸速度提升至20Gbps,其速度之所以能翻倍的關鍵,在於改進 USB 3.1 Type-C 接頭的使用模式,Type-C 接頭主要有兩組資料傳輸道,一開始的目的在於讓接頭無論正反兩面皆能順利插入連接埠,而 USB 3.2除了保有這項特色外,也讓兩組傳輸道能同時運作,讓資料傳輸的流量相較於前一版本能提升兩倍。
根據 USB-IF 提供的規格書中提到,USB 3.2開發的目標除了讓傳輸速度提升外,也希望讓消費者延續過去的使用習慣,達到「無痛升級」的體驗,因此,USB 3.2將沿用自 USB 3.1開始使用的 Type-C 接頭,使用者可以繼續使用舊有的 USB 3.1連接線,無須另外購買轉接頭,節省開銷。另外,也包含兼具向下相容性,USB 3.2可與過往版本兼容使用,只要裝置連接以後,都可以馬上進行檔案傳輸。
▲ USB 的傳輸速度從一開始的12Mbps,到 USB 3.1版本的10Gbps,再到現在新發布的 USB 3.2突破20Gbps,速度已大幅提升。
有條件的高速傳輸
儘管 USB 3.2能帶來檔案的高速傳輸,但要達到20Gbps 的傳輸速度有兩個必要條件。第一是連接線兩端的裝置都必須採用 USB 3.2介面,舉例來說,如果要從電腦傳輸檔案到手機,電腦是採用 USB 3.2介面,但手機卻是 USB 3.1介面,這時檔案雖然仍會因向下相容的關係得以正常傳輸,但將會以較低版本的速度為基準,在這個例子下,就是以 USB 3.1 10Gbps 的速度進行檔案傳輸。第二個條件則是採用的連接線線材,必須符合現有 USB 3.1 Gen2 Type-C 的規格,才能順利享受高速傳輸。
▲ 傳輸檔案時,裝置兩端皆需為 USB 3.2介面才能享受高速傳輸,否則以速度較慢的一端決定傳輸速度。
▲ 連接裝置的線材必須符合 USB 3.1 Type-C 規格,才能享受到 USB 3.2的高速傳輸。
USB 3.2面臨的挑戰
雖然 USB 3.2帶來的便利性和高速傳輸看似非常美好,但它仍然面臨了許多挑戰。
新規格普及率
最大挑戰在於普及的速度,市場上桌上型電腦和筆電普遍採用的 USB 版本還是 USB 3.0、2.0版本,頂多額外付上一組 USB 3.1 Type-C 供額外使用。USB 3.2發布以後,桌上型電腦雖然可藉由擴充卡升級享受 USB 3.2的優點,但一般筆電和行動裝置,則要等到廠商推出新品後才有機會使用。此外,新版本的價格和舊有版本相比也比較貴,想要說服消費者放棄舊版的低廉價格,轉而購買較貴的 USB 3.2產品仍是一大挑戰。
▲ 個人電腦未來可藉由升級擴充卡的方式支援 USB 3.2介面。(圖為華碩 USB 3.1 Type-C PCIe 擴充卡)
具無線傳輸功能的其他技術
使用有線的檔案傳輸模式,其穩定度會比無線傳輸要來得好,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具備無線傳輸功能的服務也能做到穩定傳檔的功能,比如 Wi-Fi、藍牙,或是 AirDrop 等等,Google 最近也在 Android 系統上推出「Files Go」App,可以讓用戶整理手機裡的各類檔案外,也能讓 Android 手機間透過藍牙傳送檔案。此外,微軟也公布 Windows 10電腦即將到來「Near Share」功能,讓 Windows 10電腦能透過藍牙傳送相片、文件等檔案。儘管具備有線傳輸能力的 USB 目前仍會比上述無線傳輸服務穩定,但未來這些無線傳輸服務的速度和穩定度也會持續進步,日後民眾想要傳送檔案時,會有更多元的選項可選。
▲ iOS 裝置間可藉由 AirDrop 的功能開啟藍牙和 Wi-Fi,快速進行無線檔案傳輸。
▲ 未來Windows 10電腦間將可以直接用藍牙進行檔案傳輸,大大增加使用上的便利。(圖片來自Microsoft)